尽管近日黄金已经刷新8年高位,然而3月那场黄金崩盘,依然是不少分析师和交易员茶余饭后的谈资。其中最激起人们讨论欲的一点是:究竟这场事故,是不是一单蓄意而为的金市操纵案?
在疫情期间,黄金溢价出现了大幅飙升,有时比现货价格高出10%-15%甚至更多。下面,Sunshine Profits分析师Arkadiusz Sieroń撰文分析了疫情危机期间实物金溢价飙升的真正原因,更重要的是,他指出这个现象对黄金后市意义深远。
首先,他观点鲜明地指出,3月的实物金溢价飙升,主要源自货真价实的供应危机,而并不是由于人们所热议的“黄金操纵”。
黄金被视为避险资产,这就是为什么它的需求量一直以来如此之高。虽然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结束了金本位制,黄金被去货币化,但黄金从没有丧失其作为价值储备的地位。
然而,面对如此高的需求,黄金供应却没能充分增加。疫情对需求和供应都产生了冲击,许多供应链发生断裂,铸币厂和精炼厂也无法火力全开地生产。
那么溢价是怎么来的呢?
分析师指出了两个原因。
首先,零售黄金总是有一定的溢价,因为黄金经销商就是靠这些溢价过活的。
人们不能马上拿到“现货黄金”,因此如果有人想拥有实物黄金,就必须支付溢价。毕竟,小巧漂亮的金币和金条增加了一些价值,而且在制造它们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成本。但事实上,实物金需求的激增生产与分销链的中断同时出现的“灾难”是十分罕见的。然而由于疫情,这个罕见现象同时发生了。
其次,市场不是同质的,而是异质的——每个市场内部都可以细分。黄金市场也不是单一的。
因此,这些市场的价格可能会有所不同,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。毕竟,伦敦金银市场协会(LBMA)的黄金价格只是伦敦场外现货市场交易商批发交易报价的缩影,而现货价格甚至可能是其他价格,因为它是由Comex期货价格所衍生得出的。至于黄金经销商所提供的价格,则是零售交易中实物黄金的市场价格。
像LBMA这样的大型交易中心可能会有大量的黄金,因为在资产抛售期间,黄金市场上可能会有更多卖家。
而大型ETF和央行的“黄金大买卖”通常会使用400盎司的金条,而不会在当地的金店购买黄金。这样大的金条是普通人买不到的,他们更青睐于公斤金条(kilobar)、一盎司的金条和金币,甚至更小的黄金产品。疫情之下,需求火爆,他们不得不为获得能够与自己收入相匹配的黄金产品支付溢价。这就是为什么不同产品的尺寸会导致价格差异。
综上所述,零售市场的黄金短缺和超高溢价并不能证明黄金市场存在操纵行为。它们是市场分割、供应中断以及零售黄金需求激增的结果。
但供应短缺和高溢价并不一定会影响现货黄金价格,因其受到黄金市场不同部分和不同因素的制约。这就是为什么在股市出现抛售的时候,伦敦金价下降,同时伴随着零售市场黄金的短缺。
这个现象对金价后市来说意义深远。Arkadiusz Sieroń认为,由于黄金零售市场的火爆,从基本面来看,黄金是看涨的,另外大型投资者的情绪转好,也将继续支撑金价。
声明: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暂无评论内容